【暑期“三下乡”】文学院学子走近阜阳颍东,调研创新脱贫

文章作者:欧文洁时间:2020-08-30浏览:270

为了增强对国家扶贫理念与政策的了解,同时将专业本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践,7月21日至8月15日,文学与传媒学院“走进颍东乡村,聚焦创新脱贫”暑期实践“云”团队深入阜阳颍东乡村,开展了为期26天的社会调研。

广泛搜整资料 确立线上调研方案

由于疫情影响,此次社会实践采用线上讨论调研形式。

7月21日至25日,经过前期对颍东乡村背景的调查和讨论,实践团队投票制定了以阜阳颍东乡村口孜镇为切入点的调研方案,并且利用众多网络平台和官方媒体网站查找颍东区创新脱贫相关案例资料,以此获得相关准确信息来分析颍东乡村在创新扶贫中合理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从中汲取经验并加以应用和推广。

整理讨论分析 多渠道进行云采访

7月26日至31日,在对口孜镇资料收集和整理研究时,实践团队通过权威媒体和当地政府宣传对口孜镇大坝村村民贺叶杰建设村里首例蔬菜大棚这一事例进行了持续关注和跟踪。家庭经济的负重让贺叶杰有强烈创业意愿和十足的干劲,在政府扶贫工作的支持下他积极参加培训解决蔬菜种植技术问题,经常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借阅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的书籍自主学习。

通过贺叶杰的努力,蔬菜大棚当年就实现了盈利,让贺叶杰一家顺利实现了脱贫,实现了稳定收入。领取种植奖补金的贺叶杰感叹道:“现在政府对于我们的帮扶力度这么大,给政策、送技术、有奖补,只要我们想干、真干,就一定能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贺叶杰的蔬菜大棚不仅让自己致了富,还带动每名务工人员每月增加1800元左右的家庭收入,这让其他贫困群众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8月1日至12日,成员们围绕资料进行线上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并整理出具有参考意义的疑问作为采访问题,并通过私信颍东官方微博或颍东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来联系被采访者。

在电话采访过程中,扶贫办相关工作人员向实践团队成员介绍了“高效食堂”(即把农产品与当地需求较大且稳定的企业进行直接合作)和“特色+电商”(即借助网络电商平台售卖特色的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分享了在疫情严峻肆虐时期维护已有成果和推进扶贫工作进展的经验。

“精准扶贫”政策的完善实施、因地制宜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政府工作人员和贫困村民的实干实操,再加上现代网络科技的锦上添花,口孜镇、颍东区乃至安徽省的脱贫工作如火如荼。2020年4月29日安徽省包括阜阳市颖东区的31个贫困县已全部摘帽,标志着安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

梳理实践历程 全面总结调研经验

8月13日至8月15日,调研工作进入收尾阶段,成员们用文字记录自己本次的实践心得和收获,思考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更优解和不足。就像组员邵文豪所说:“作为一个新媒体学生,在其中更是学会运用了自身所学知识以及课外拓展技能进行了调研、讨论、实践考察和得出结论等一系列的实践过程。”愿每一个青年人发光发热,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青春磅礴力量!

 (通讯员:年雪)



终审人:周祥

返回原图
/